牧引山人老师曾在归墟提出增删十问,作为在归墟建立初期就加入学习的一名老咸鱼,有幸得到这些问题拷问,这些问题既是断卦基础,也直指六爻断卦本质,让我收获良多,现将本人当时的粗浅回答贴出来,抛砖引玉,希望与诸君共同交流,进一步加深思考。
1.占卦如何起课,不同起课方式的区别,硬币正反如何定义,是否可以一事多占?
现代常用铜钱法,以三枚硬币连摇六次,以每次所得正反定义阴阳,自下而上排出卦象。
还有大衍筮法、太极丸法、报数、测字、在线等起卦法。
大衍筮法是易经记载的唯一筮法,以50根蓍草起卦,经过十八变得到一卦。
太极丸法与铜钱法相似,同样是用来代替大衍筮法的简化起卦手法,主要是采用特制的三枚形如骰子的太极丸进行起卦,区别在于太极丸整体更加接近圆形,且面上点数只有2、3两种情况,2与3均处于对位。
报数、测字等属于更为简便的起卦方法,相较于铜钱法更加简单,但其起卦时会缺失很多情况和可能性,因此得到的信息相对较少。
在线起卦为当前信息时代,专用排盘软件由后台程序设计出的伪随机排列起卦,由于该方法随机性取决于编程时底层逻辑,非自然随机,因此多有不验,获取的信息同样较少,在前述多种起卦方式具备条件的前提下,可弃之不用。
铜钱法硬币正反定义是标准的定义和太极点的定义,总体把握阴实阳虚的原则,并且在第一次定义后尽量不再做改变。正常来讲,以字面为阴,图案面为阳,一字为少阴,二字为少阳,三字为老阴,无字为老阳。
不诚不占、不义不占、不疑不占。一件事情占后,如果有不清楚或者看不懂卦象的情况下,可以再次占卜。如果看到卦象,心里知道了卦象之意,但结果不是自己所求,硬要再占重新求一个满意的结果,这种情况是不行的。
额外一点思考:起卦动作乃是卦主当下针对特定事项起心动念对应的行为,可以映射卦主当下针对特定事项的行为发展逻辑,这也是通过对轨卦象后能够预测事情发展趋势的本质原因。
2. 问事如何取用神?若用神两现该当如何?
一般可根据事情对应的六亲属性来取用神,如占求财以妻财为用,占长辈以父母为用,占前程以官鬼为用等。用神在卦内则取卦内的(动爻、静爻或动爻所变之爻),次之取日月(日月本身五行属性对应了六亲),再次取伏神。但无绝对,还需根据卦象客观取用,客观取用即根据卦内动变趋势等,合理进行太极点的转换,从而找到卦象显示的重点,综合信息判断后确定用神的过程。
用神两现的,总体按照有异取异的原则,发动的、日月状态特殊的、逢空的、位于世爻应爻等特殊情况一般优先选择。初学时,取象能力不足,当以此法取用。
额外一点思考:取用神的重要性根本上在于为卦象找到一个最关键的切入点,从而能够让卦师快速判断确定取象思路,理解整个卦的表达。
3.爻之旺衰是否有力由哪些因素决定?它们的重要程度对比,爻自身的变化趋势哪些情况下该爻无用?
爻的旺衰有力,由月建、日辰、动爻的生克冲合关系所决定,总体来讲以“重动轻静、重内轻外”为原则,月建、日辰等信息属于外部环境,为外因,动变因素属于内因、动因。
爻逢月破、日破、自身化退、化回头克、化绝、化破(日月)、入三墓(日辰、动爻、变爻墓)下无用,但具体无用的时间点需要看卦内相互作用的时间线进行分析。
额外一点思考:学习初期当以理法为纲要,理清断卦基本思路,夯实基础,学习中后期需充分理解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性,无论旺衰还是有用无用皆是相对概念,卦师的最终意义是理解卦象表达,解决卦主困惑,帮助卦主尽量选择符合环境条件又符合自身所求的决定。
4.简述什么是月建?月建在卦中起到的作用及特殊情况
月建就是在该月(季节)里五行分别所具有的状态。在月内当权得令,作用卦中所有爻。根据五行关系,爻在月建之中会有旺(与月建同五行)相(得月建生)休(生月建)囚(克月建)死(被月建所克)五种状态,对应的是五行之间的比较,初期可简单分旺相、休囚死两类,对应旺和衰两种状态。
特殊情况:
(1)临四季土之月,内藏当季属性之余气,如辰月,木有余气,未月火有余气。
(2)值月建(月建入卦),状态极好,当下逢克能抵,逢伤亦伤,逢空不空,但皆待时而用。
(3)月破(被月所冲),状态极差,爻无用(还有其他情况)。
(4)被月合,爻起码有用。
5.简述什么是日辰?卦中起到的作用,及特殊情况
日辰就是具体某一五行在日辰(代表的十二长生阶段)里的状态所具备的力量。与月建同功同权,作用卦内所有爻(日辰与卦内动爻、变爻的唯一本质区别)。根据十二长生,具体某个五行,在日辰之中会有长生、沐浴、冠带、临官、帝旺、衰、病、死、墓、绝、胎、养十二种状态的区别,但不突破五行大义的大原则和前提,初期可以五行为基础判断力量强弱,兼看长生、帝旺、墓、绝四种状态。
特殊情况:
(1)值日辰,力量极强,临日辰之爻逢月破不破,逢冲克无伤。
(2)日冲旺相、旬空的静爻暗动;日冲休囚的静爻为日破;日冲旺相的动爻加强它的力量,长期来看也是不好的;日冲衰败的动爻冲散。用神旺相时世爻逢日冲也可暗动。
6.简述什么是六合、六冲?在理法运用中需要注意什么?
(1)六合:子丑、寅亥、卯戌、辰酉、巳申、午未。六合的本质是“同频共振”。
遇到六合的几种情况:日月合、动爻与动爻合、爻动化合、逢六合卦、六合卦变六冲卦、六合变六合卦。
注意点:
1.五行生克和冲合是分别的关系,地支之间有生合、平合、克合三种情况。
2.爻与月合,即爻之五行在季节环境里面与月建同频,从而得到了旺衰层面的加强。如寅木在亥月,得生合,比正常子月相生更显旺相。
3.爻与日辰、动爻、变爻合为一类,即爻之五行与日辰、动爻、变爻(理法上需注意作用权限)同频。动爻逢合则合绊,减缓减轻了动爻对其他爻的作用力量,静爻逢合而起,静爻的力量即对其他爻的影响得到了加强。综合来看,合会让爻对其他爻产生作用的时间减缓,因此主久远。
(2)六冲:子午、丑未、寅申、卯酉、辰戌、巳亥。六冲的本质是“对位相击”,有反复之象。
遇到六冲的几种情况:日月冲、逢六冲卦、六合卦变六冲卦、六冲卦变六合卦、动爻化回头冲(反吟)、爻与爻冲(此时不太看五行生克)
注意点:
1.月冲皆论破【即爻被月建大环境所冲,由于冲的力量强大,爻的作用完全被压制】。静爻无日辰、动爻生扶为实破;出月、日辰填实、逢合可解破。
2.日冲静爻,静爻旺相、旬空、得动爻生为暗动,静爻休囚无气为日破。日冲动爻,动爻旺相冲之愈动,动爻休囚冲之则散。【日冲在十二长生关系上皆为对位,是阳极生阴、阴极生阳的对立统一关系。若所冲爻为旺相,则日冲之力成为助力,加强爻的作用力,体现为动爻愈动,静爻暗动;若所冲爻为休囚,则日冲之力过强,抑制爻的作用力,体现为动爻散、静爻破;若所冲爻为旬空,由于旬空,不受日冲之力,反得日冲之助而动】
注:地支六合、六冲的本质和起源与天文星象密切相关,若初学六爻又无其他术数基础,一开始较难理解,可不必过于深究。
7.简述什么是三合局?成局几种情况,以及如何使用?
三合局:巳酉丑、申子辰、寅午戌、亥卯未
三合局的本质是某一五行属性代表刚刚萌发的长生、代表状态最纯粹的帝旺、代表属性完全收敛的墓库同时出现并相互作用,该五行属性得到了最全面的展现和最大程度的加强。
成局条件:三爻动;两爻动(包括暗动),一爻不动(待动时起用);两爻动,缺少一爻,借日月凑成局,虚一待用;内卦初、三爻动,与变爻合局;外卦四、六爻动与变爻合局;特殊情况:借日月合局。中神为三合局成局之关键,若受到日、月、他爻影响衰败无力,则不能成局。
使用时可看作整体,以中神地支五行属性为主,判断与他爻作用关系。理法上不改变动变爻之间的作用关系。
8.简述飞伏神之理,伏神的作用权限和其有用无用的情况
有些卦中的爻六亲不全,借本宫纯卦之六亲,为伏神,对应位置的本卦之爻即飞神。伏神能出则近似看作静爻的作用权限,不能出则无用。飞神伏神是互为表里的关系,伏神本质上不存在卦内,是依托伏神一体两面的存在。
伏神有用的情况:得日月生;旺相;得飞神生;得动爻生;飞神被冲或空破休囚墓绝(飞生伏除外);
伏神无用的情况:被日月冲克;休囚无气;被旺相之飞神克;墓绝于日、月、飞神;休囚值旬空月破。
额外一点思考:伏神的看法关键全在能否“出伏”,伏藏本身可以是信息提示,但也可以是提示不需要额外注意所伏之爻的信息。
9.简述旬空之理以及如何使用?
天干十个,地支十二个,排列后没有得到天干对应的地支在那一旬就逢空了。逢空可简单理解为该爻暂时不在卦内,不与其他爻产生关系。
真空:月破、有气不动、伏而被克、在月建为死等。本质是自身衰败无力,哪怕后续出空,也无法产生任何作用了。
假空:动、旺、日建动爻生扶、动而化空等。本质是目前没有天干给予基本遵循,哪怕在动,动的方向也不明确,待出空后得到指挥,才真正可以发挥到相关作用。
额外一点思考:旬空的本质在于轮空的地支在一旬之内没有天干的大原则“指挥”,因而无法在系统内发挥作用,待出旬之后有了天干的“指挥”则又能够发挥作用了。冲空而动是冲的本质与旬空的本质共同作用,虽然没有天干的指挥,但冲的力量给了旬空的爻作用的方向,因而产生了作用。
10.关于应期的理解
应期是通过临值、合、冲、墓等方式,来明辨解决卦中的关键之爻问题的时间,从而判断事情发展的时间,本质上以内外因素发展到某个时间,正好卦内所关注的事情得到了关键变化,如吉卦之忌神被冲开,或者凶卦之元神被冲破等。需要对卦整体理解透彻,知道事情发展属于短期还是长期,从而判断所应之期是年、月、日还是时。
应期逢值的情况:静爻、动爻、衰绝爻、月破爻、旬空爻、世空时的元神动爻、化进神之本爻、化退神之变爻。独动爻之动爻和变爻、独静爻。
应期逢合的情况:动爻、月破、化进神之本爻。
应期逢冲的情况:静爻、过旺爻、入三墓之墓爻、六合爻、旬空爻、化退神之变爻、世衰时元神静爻。
应期逢生的情况:衰绝爻、忌神爻。
应期逢克的情况:忌神爻。
应期逢墓的情况:过旺之爻。
额外一点思考:初学时,对应期的预测不可过于纠结,反倒是可以通过得到结果的应期,反观自身断卦思路,明辨卦之关键。